“戏‘聚’人才,蕴蓄出新——青年京剧人才交流平台项目”聚焦京剧“净行”行当,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以短视频平台为传播载体,以创新剧目排演为契机,将传统戏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为青年戏曲人才搭建学习、实践和交流展示平台。
项目学员由北京京剧院等单位的20余位青年花脸演员组成,在项目培养过程中,邀请了专业的老师对学员们开展专业素养培养、新媒体素养培训、线上推广、线下演出等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方位的培养与扶持,进一步了提高京剧净行的人才储备量与艺术水平以及影响力。
增加实践机会,促进精品创作,给青年戏曲人才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为其搭建学习、实践和交流展示平台,是该项目的重要目标之一,让青年戏曲储备人才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打磨新品、精品。因此,项目学员们共同创排了京剧行当系列实验剧《一净难求》。该剧以经典花脸剧目为核心,通过融合当代戏剧的表达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净”,看到每一张脸谱背后的故事,是花脸行当的一次自我独白,更是花脸演员对净行的一次致敬。项目汇报演出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我们也希望通过创新剧目展演引起更多人对京剧对花脸行当的关注与认知,吸引更多新观众走进剧场,观看京剧,感受戏曲的现场魅力。
春节长假,港澳游整体回暖******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内地与香港免检疫通关后第一个农历春节长假结束,赴港澳的旅游项目在春节期间整体气氛有所回暖。
根据香港入境处的统计数字,从年三十(1月21日)至初四(1月25日),香港各口岸共有41.7万多人次入境,其中内地旅客6.6万人次,占总入境人次约16%。内地访港旅客入境高峰出现在初三,共有1.6万多人次抵港,当天经高铁西九龙口岸入境人次最多。
5天农历春节长假期间,香港总出境人次54.2万,其中香港居民出境45.3万人次,占总出境人次约84%。港人外游高峰是在除夕,有超过10万人次出境,当天最多人经落马洲支线管制站离境,其次是机场。
连日来,香港尖沙咀广东道成为旅客购物热点,不少内地游客拖着多个行李箱来港消费,部分名店需要排队进入。有内地游客表示,过去3年因疫情关系,较少购物,这次来港将尽情消费;在家过完年就立即买车票来港,主要购买化妆品、护肤品、手袋和婴儿用品。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徐王美伦称,受惠于通关,尖沙咀一些名店及珠宝店生意上升,当中有30%来自内地游客,市道开始复苏。她说,由于航空公司和人手等配套未准备好,估计到明年,旅游业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另据港媒1月29日报道, 香港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表示,两地实施免检疫通关后,业界整体气氛好转,但农历春节期间内地访港人数仍不及疫情前的每天10多万人次,核酸检测仍是旅客最大考虑。他呼吁特区政府尽快与内地商讨取消核酸检测及开放旅行团。
据《澳门日报》1月29日报道,澳门特区政府28日公布本月21日至27日入境旅客统计数据,结果显示7天共有45.1万人次访澳,日均6.44万人次,同比上升297%。其中,内地旅客共有26.47万人次,同比增长149.7%;香港旅客共16.47万人次,按年上升2601.8%。
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表示,春节期间旅客量超乎预期,日均入境旅客超过6.4万人次,比当局之前估计的4.7万人次多,主要原因是香港旅客大增,但暂时未能估算春节期间增加的旅游经济效益,需视入境人数等不同方面的情况。澳门旅游业议会会长胡景光称业界喜出望外,从数据可以看到,港客占比约三成,比例比以往有所增加,相信是有赖澳门特区政府在1月8日放宽通关措施后,实时针对香港市场进行大量宣传推广,并推出优惠。他说,元宵节过后直至五一黄金周前夕,向来是旅游业传统淡季。接下来须持续加强对香港市场的宣传,如在现有交通、消费等优惠基础上叠加推出住宿优惠,持续吸引港客访澳。(杨伟民)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